福島核災紀念講座 --- 他山之石:「棄民與隱蔽、福島的現在」場次一 6/21(六) 上午10~12點

311福島核災後已經過了三年多了,不管在台灣或日本,或許對多數人來說,那已經是過去的新聞事件,媒體報導也越來越少了,身邊的朋友也去日本玩,買日本貨、搶購來自日本的食品,身邊的在台日籍朋友也跟過去一樣,帶著小孩回日本。或許她們都跟我們說,「核災?我去過日本,她們都過正常的生活,沒有什麼改變,妳想太多了,不用過度擔心!」。

但是,有些日本人-尤其是當媽媽的-的生活從311核災之後,完全不一樣了,她們為了確保小孩能夠健康長大的環境,選擇帶著小孩離開熟悉的環境,開始跟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或許,這樣的媽媽在日本社會中屬於「少數」,她們也並不是核能專家,從相信透過媒體、商業廣告、或「聽人家說」的人們的角度來看,她們的看法並不「客觀」、「科學」或「中立」,但是,透過昌子媽媽的分享,我們可以停下來思考,政府官員、專家、主流媒體、或多數一般民眾對311核災後的生活環境的認知是否無誤。

比如說,當我們要瞭解某個工廠的工作環境對工作人員的健康是否有負面的影響時,只研究當下在該工廠工作的人沒有用,因為也有可能只有身體還沒有出狀況的人或對惡劣環境沒有感覺的人才能留在那裡繼續工作,對該工廠產生的有害物質有過敏反應的人,早就離開那裡了,對某些因素容易受到影響的人,根本不會逗留在那裡,因此,我們要瞭解某個環境對我們是否友善時,不能因為當下所在的人們的健康都沒有問題,而斷定那裡的環境都沒有問題。

當我們想要瞭解某個生活環境、某個社會時,我們可以試著聆聽不得不離開那裡的少數者的聲音,透過聆聽她/他的經驗分享,學習從不同角度看待她/他的原生社會、生活環境,甚至可以重新檢視我們現在生活的社會、環境。

講者:
古川
Chikashi老師
(
東海大學日本語言文化學系、Eaphet台灣東亞歷史資料交流協會)

昌子媽媽
(來自福島避難的媽媽)

內容:前半段由古川老師介紹影片「棄民與隱蔽 」日本二戰後的核能政策和美國的關係,後半段由昌子媽媽介紹「福島的現在」。

 

關於昌子媽媽:

曾在大阪的公立幼稚園擔任十七年的幼教老師;之後因丈夫工作關係,遷居至福島縣郡山市;搬到郡山市後擔任育兒講座的講師;同時也在自家的某一角販賣安全安心的木偶。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發生福島大地震,因核電廠的爆炸,立即帶上當時小六的兒子,從郡山到埼玉縣飯能市尋找當時在那邊就讀高中的女兒避難。經過一年女兒高中畢業之後,馬上與女兒及兒子一起搬遷至台灣的台中市避難。現在,和孩子們在台灣生活著的同時,探索著今後的生活方式。

イベントチケット

チケット種別 販売期間 価格
請按"立即報名"(報名人數不含小孩)

2014/05/31 00:00(+0800) ~ 2014/06/20 23:50(+0800) 販売終了
  • 無料
次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