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詩人曾瘋狂沉迷於拍攝花卉,並與所謂「曼陀羅」(mandala)的創作做連結,以為每一朵大自然的花都是一朵宇宙的微型小象徵,而產生了一系列以「曼陀羅」為中心的抽象數位版畫作品,而後更由「圓神方智」的「正方圓」(quadratura circle)概念出發--圓指向生命的終極圓滿,而方型則是世俗事物、肉體與現實--試圖結合精神與俗世為「一」。
此次詩人蒞臨碰碰諸羅山,為聽眾講解其創作歷程,如何在抽象與虛實之間進出,在象徵宇宙生命的曼陀羅中,找得原來清淨的自己。
詩人簡介:
陳克華,1961年生於花蓮。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國立陽明大學眼科副教授及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中心委員。
陳克華以19歲之齡寫下膾炙人口的〈台北的天空〉,展露期文字才華,新詩、填歌詞、攝影、繪畫、小說、散文、劇本,多才、多產,也主唱出版過CD,各領域都有他的一片天。
2012年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舉辦「第五屆經典人物陳克華跨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陳克華更為此、為嘉義填詞〈玉蘭花開時〉共襄盛舉,對嘉義的情感可謂深摯。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國立陽明大學眼科副教授及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中心委員。
陳克華以19歲之齡寫下膾炙人口的〈台北的天空〉,展露期文字才華,新詩、填歌詞、攝影、繪畫、小說、散文、劇本,多才、多產,也主唱出版過CD,各領域都有他的一片天。
2012年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舉辦「第五屆經典人物陳克華跨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陳克華更為此、為嘉義填詞〈玉蘭花開時〉共襄盛舉,對嘉義的情感可謂深摯。